2025年3月27日,國家衛健委與市場監管聯合發布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,其中明確規定預包裝食品禁止使用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等宣傳用語調味品 。這一政策直接沖擊以“零添加”為賣點的調味品、飲料及休閑食品行業。千禾味業、海天味業等上市公司的產品包裝及營銷策略面臨調整,部分品牌市值已出現明顯波動,行業洗牌或將加速。
調味品行業首當其沖:千禾味業股價大幅下跌
調味品是“零添加”概念滲透最深的領域調味品 。根據新規要求,以“零添加”為核心賣點的企業需在兩年過渡期內完成包裝及宣傳調整。千禾味業作為行業,其主打產品“千禾0”系列醬油已卷入爭議。2024年3月,《消費者報道》送檢的13款零添加醬油中,千禾產品被檢測出鎘元素,導致股價大幅下跌,截至3月27日,市值118.05億。盡管公司解釋稱鎘源自原材料且符合國標,但“千禾0”商標與“零添加”概念的關聯性仍引發消費者質疑。
數據顯示,千禾味業2023年營收32.07億元,凈利潤5.3億元,其中“零添加”產品貢獻超六成收入調味品 。新規實施后,千禾味業發表聲明:“公司十分支持新規的落地,我們相信新規將進一步規范行業的管理。新規過渡期2年,我們會盡快按新規要求執行。”這意味著公司需投入資金更換包裝、調整廣告投放策略,短期內成本壓力或將加劇。
海天味業雖回應稱其“0添加醬油”符合國標,但未明確是否修改標簽調味品 。行業分析認為,調味品企業依賴“零添加”差異化競爭的策略將失效,市場集中度或進一步向龍頭傾斜。
飲料行業信任重構:含糖飲料宣傳口徑收緊
飲料行業是“零添加”標簽濫用的重災區調味品 。以果汁為例,部分產品標注“不添加蔗糖”,但實際含有果糖、葡萄糖等成分,易使消費者誤判含糖量。新規實施后,此類模糊宣傳將被禁止,企業需明確標示糖分來源及含量。對于含糖飲料企業而言,如何在不使用“零添加”話術的情況下傳遞健康屬性成為難題。
功能飲料與植物基飲品受影響顯著調味品 。例如,東鵬飲料推出的“烏龍上茶”系列產品明確標注為0糖、0脂肪、0卡路里、0香精、0防腐劑,以此為賣點,新規出來后,也可能會面臨調整。此外,元氣森林等主打“0糖0卡”的品牌雖未直接使用“零添加”標簽,但其宣傳話術也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審查。
數據表明,2024年我國無糖飲料市場規模突破200億元,年增長率超15%調味品 。新規落地后,行業競爭焦點將從營銷概念轉向配方創新。企業需加大研發投入,通過真實成分而非宣傳話術建立消費者信任,這對企業的技術儲備提出更高要求。
休閑食品行業:健康標簽需重新校準
休閑食品企業普遍使用“零添加防腐劑”“零反式脂肪酸”等標簽吸引消費者調味品 。新規推行后,品牌需通過成分表、營養標簽等更透明的方式傳遞信息。以三只松鼠、良品鋪子為例,其堅果、肉脯等產品此前多標注“0添加”,未來也面臨調整包裝設計。
烘焙與糖果細分市場沖擊尤甚調味品 。例如,部分糕點品牌宣稱“不添加人造素”,但實際使用天然素(如焦糖),新規實施后需刪除相關標注,可能導致產品在貨架上的辨識度下降。此外,鹽津鋪子等主打健康零食的企業,需重新設計產品賣點,轉向“低鈉”“高纖維”等合規表述。
行業數據顯示,2024年休閑食品市場規模達1.2萬億元,其中健康類產品占比超30%調味品 。新規或倒逼企業優化供應鏈,例如采用更先進的殺菌技術替代防腐劑,或開發清潔標簽配方。長期來看,具備原料溯源與生產工藝優勢的企業將獲得更大市場空間。
來源:金融界